2019年吉林省民生实事成绩单出炉

2022/10/13 来源:不详

一直以来,民生话题都是“两会”期间媒体   年,省教育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组织实施3件民生实事,为所中小学配备冰雪运动(或替代项目)设备器材,为70所学校建设“视力健康教育基地”,为70所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购置设备。

省人社厅副厅长姬国海

按照发布会安排,由我介绍一下人社领域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有关情况。

一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面对经济增速下行、中美贸易摩擦等给就业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省委省政府把稳就业摆在民生保障的首要位置,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成立了“吉林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首次将就业创业工作纳入市(州)政府绩效考评指标,狠抓各级就业主体责任落实,各级人社部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制定印发了促就业激励办法,建立了就业形势监测分析制度,全面启动了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开通了就业援助专线。一年来,通过全力扶持创业、积极防范失业、精心援助就业、全方位提供就业服务,多措并举稳住了就业基本盘。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亿元、创业促就业资金1.8亿元,新建省级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基地44个,累计创办各类经济实体5.63万个,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累计达10.5万人。全年共向1.8万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援企稳岗补贴约10亿元,惠及职工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25万人,钢铁煤炭去产能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援助零就业家庭户,就业人,援助率达%,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实现了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7.56万人,完成年计划.3%;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完成年计划的.5%;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3.8%,退役军人就业也总体保持稳定。全省新建“农村半小时就业服务圈”基层服务平台个,覆盖率达到%。

二是强化社会保障兜底,稳步提高待遇水平。

落实省委省政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系列指示,围绕我省经济发展大局,坚决落实国务院降低社保费率要求,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现行20%降至16%,延长了失业、工伤保险费率阶段性降费率政策,全年预计为企业减负83亿元。突出制度政策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基金统收统支省级统筹,持续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深入实施“一县一策”“一企一策”征缴措施,在落实社会保险降费减负政策情况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结余不降反升,实现全省全口径统算基金当期收支平衡,基金支撑能力在东北地区最强,为确保发放和顺利对接全国统筹提供了强力支撑。积极提高各项保险待遇水平,连续15次调整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比上年提高约5%,惠及全省.4万各类退休人员。连续7次调整我省工伤人员待遇标准,伤残津贴平均增加元、供养亲属抚恤金增加元、生活护理费平均增加元。同时,为40余万符合参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落实了“城居保”,使我省各类参保人员安全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年,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结合人社部门职能,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意识、更加主动的担当精神、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突出抓好城镇新增就业、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社会保险调整待遇标准等具体民生实事,为全省民生改善作出人社部门的积极贡献。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力

为着力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有序下沉基层,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年,省委、省政府将全省远程医疗服务网络乡镇卫生院全覆盖确定为年民生实事。按照省政府部署,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落实,多措并举,精心实施,提前3个月完成任务,全省已建成横向贯通5家省内医疗实力强的医院,纵向链接9个市(州)医院、45个县(市、区)医院,同步延伸至家乡镇卫生院,覆盖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疗机构,具有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医学教育、远程培训、远程手术示教等多项功能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远程医疗服务网络的开通,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专家的诊疗服务。主要成效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远程医疗惠及民生福祉。年,医院等省医院即通过全省远程系统开展会诊例,为基层群众提供了方便、质优、有效的医疗服务。目前,省平台汇聚存储相关数据60条,其中影像数据条,病例数据条。基层医疗机构远程提交的心电图、检验检查结果数分钟内即可得到诊断报告,提交的各类医学影像资料20分钟内可完成上传、诊断、出报告等全过程。通过开展远程医疗,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为群众提供同质化医疗服务。

二是远程医疗助力对口支援。吉林省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实现了与西医院的联通。年8月,医院医院实现了第一次“面对面”远程会诊。年6月,西藏萨嘎县、医院与吉林省远程医疗会诊平台接通。借助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吉藏两地医生打破了区域间屏障,虽间隔千里,但通过开展疑难病例远程会诊、远程手术示教、远程业务培训等工作,极大促进了对口支援和交流合作。

三是远程教学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我省依托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建立培训平台,年省级举办期远程医学培训共12人参加。医院的知名专家,围绕重点疾病、健康扶贫等工作进行网络授课,既保证了培训工作覆盖面,又减少了基层的经济支出和时间成本。医院医院完成全省首例“5G+3D打印”多点联动手术指导、操作及观摩教学,医院与中国医院合作开展远程手术示教工作,以上都是利用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深化医联体建设,面向基层加强培训的崭新举措。

 四是探索开展远程病理诊断试点。年8月,我省在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之间开展了远程病理诊断试点,开通4个月时间即成功开展了例远程病理诊断,医院提高诊断能力,增加手术种类提供了重要支持和帮助。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好远程医疗服务网络作用,加快实现医联体内“上下贯通、资源共享、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远程医疗服务模式,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推动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努力为基层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吉林发布

吉林日报全媒体编辑:董淑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20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