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通榆县 > 通榆县经济 > > 播种乡土课

播种乡土课

2022/10/13 来源:不详

01:34

直到去年给学生开设了乡土课,37岁的张春燕才发现,原来自己对家乡哈尔滨市双城区还不够了解。她不知道“双城玉米”到底有多大名气,也不清楚家乡还有一位民间版画大师。

张春燕是哈尔滨市双城区胜丰镇中心学校胜业分校的一名班主任,从教已经17年了。更让她感慨的是,一批批学生似乎对家乡也越来越陌生。张春燕发现,不少农村孩子并不懂简单的农耕常识,也不关心家里种了多少地、养了多少家畜。班里成绩好的学生,对这方面更是一窍不通。

“脚跟不扎地。”张春燕身边的农村孩子们喜欢的是城市文化,对家乡没有自豪感和荣誉感。

“在教育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日益脱离农村儿童经验、本地自然生态和社区文化实际,切断了学校课堂与农村社区的联系。”在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邬志辉看来,想扭转这样的状况,实施与一方水土相联系的在地化教育是可行之策。

让农村儿童重返乡土

农村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在地化教育?这是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王海英一直关心和研究的课题。让她欣喜的是,乡土课程作为在地化教育的有效载体,让农村教师看到了机会和亮光。

当今,国家提出乡村全面振兴战略,乡土课程也亟须作出改变,回应社会发展对乡村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新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该体现经验接近性、评价多元性、融合探究性和目标综合性。”王海英说,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还得“小步子前进”,逐渐内化成乡村教师的日常教育习惯。

这几年,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与向荣公益基金合作,开展了“乡土育未来”项目。项目组利用寒暑假时间,培训乡村教师学习乡土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开发设计方法。张春燕就是这个项目的首批受益者和实践者。

四川省南江县高塔镇金盆小学的学生们在乡土课上,提土栽花。

有一次去农村学校调研,一个真实案例让王海英感慨良多。一名成绩差的学生,扰乱了课堂纪律,被老师罚去清扫厕所。可让老师意想不到的是,被罚的学生干起活儿来很卖力,第二天还主动要找活儿干。对这个学生而言,动手干活儿比一直坐在课堂里要有趣得多。

“文化课较弱的学生,在学校里找不到自信和方向。”这让项目组在主导乡土课程设计时,定下了最重要的一条原则:要有趣好玩、注重体验性,学生乐于参与。

但在首批合作的农村小学乡土课的实践中,效果并不理想。

每周,接受过培训的乡村教师都会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20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