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逐日振通榆

2025/5/5 来源:不详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初冬时节,碧空如洗,万物敛藏。在广袤的吉林省西部地区,一排排错落有致的风力发电机高耸入云,硕大的叶片迎风而动;一片片深蓝色的光伏矩阵映日生辉,宛如珍珠散落莽莽草原;一条条银色电线飞架天际,串起了希望连接着未来……

地处科尔沁大草原东陲的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抢抓发展机遇,将“风沙”应用成“风能”,结合丰沛的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将清洁能源打造成当地的主导产业,绿色能源从这里源源不断输出。近日,记者来到这里,探访通榆县“追风逐日”的发展之路。

“风资源”变成“摇钱树”

通榆县地处大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的西南下降气流“风口”,常年降水少,风沙大,素有“八百里瀚海”之称。曾几何时,“风沙追落日”的自然条件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

吉林省近年来紧紧围绕资源优势,聚焦“双碳”目标,持续加快风光核储等一系列清洁能源项目建设。

年,通榆县在东北地区率先建成第一个3.06万千瓦实验风场;

年,由华能、龙源两户企业共同开发建设的45万千瓦风电特许权项目落户通榆;

年,吉林省发改委在通榆规划建设万千瓦风电基地;

年,通榆建成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50万千瓦,但因外送困难,弃风率上升,导致风电产业发展遇冷;

年,风电红色预警解除,通榆抢抓机遇、大干快上,全力推进风电项目开发建设;

年,吉林“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全面启动,启动仪式主会场便选在了通榆,为这个小县城发展清洁能源添加了无限助力。

一步步走来,如今通榆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万千瓦,在建风电项目86.72万千瓦,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伴着大风,记者在通榆县华能十花道风电场看到,米高的风机叶片飞转,源源不断的电能从这里产生,并通过输电线路送往山东半岛中部。

作为风场的建设者,项目副经理赵广赫骄傲地说:“吉林的‘风’点亮山东的灯,在这里成为了现实!”

作为吉林省西部的“风口”,通榆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到了全省1/3,全县可开发风场面积达平方公里,可开发容量约达万千瓦以上,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巨大。

太阳能变身光伏发电

抓住风,留住光。风电项目建设进行时,光伏产业发展活力十足。

通榆是吉林西部的一座“日光城”,太阳能资源富集,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按年平均太阳能总辐射量兆焦/每平方米计算,光照年有效发电小时数可达小时以上,是大规模开发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理想区域。

国家能源局从年开始实施“光伏领跑者计划”。年11月,白城市在全国34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13个入选城市之一,被国家批准为第三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也是东北地区惟一一个获批城市。

站在位于通榆的白城光伏领跑奖励激励基地——兴东kV升压站瞭望台上,眼前数十万片光伏组件拼接成的巨大方阵闪耀着深邃的蓝色光芒,一望无际,蔚为壮观。

兴东升压站站长文春光介绍,兴东升压站以及两个光伏电站占地公顷左右,年9月28日开工建设,年6月30日成功并网。这两个光伏电站年发电量为3.7亿千瓦时左右,全部并入到国家电网。

“这片区域过去是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建起光伏发电项目,太阳能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在文春光看来,光伏产业让阳光变成了闪光的金子,“未来,我们还会发展‘光伏+产业’,比如在光伏组件下方种植适合土壤和气候条件的作物。”

丰富的太阳能既是大自然对这片土地的馈赠,更是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通榆人没有辜负这份“礼物”。目前,通榆光伏项目并网装机总容量达58万千瓦,所有项目正常运营、投产达效。其中,光伏普通电站10.5万千瓦、光伏领跑者基地项目30万千瓦。

风电全产业链“一站式采购”

随着清洁能源的大力开发,通榆借风之势迎来了发展“黄金期”。稳抓稳打的通榆人一步步走出了自己的“风光”之路,产业汇聚,挺起通榆县发展的“钢铁脊梁”。

风机零部件巨大,运输成本很高,一支几十米长的风机叶片,其运费往往占成本的四分之一,就近生产可以减少运输费用。

在这座人口不多的小县城,大到风机整机、小到螺丝锚栓,上到叶片、下到法兰盘,内到线缆、外到塔筒,所有关于风机的部件,在通榆全部都能够生产,实现一个风机“足不出户”便可组装完成。

如今,通榆已经成为全国惟一一个集风电主机叶片、塔筒、机舱罩、电机、紧固件等风电全产业链“一站式采购”的城市。

作为吉林省最大的风机塔筒生产制造基地,通榆天能总投资4.5亿元,年可生产风电塔筒20万吨,产值20亿元。在其隔壁,是年产值25亿元的远景科技集团通榆智能风机装备产业园,通榆天能15%的产量就是供给这家企业。

距通榆天能3公里处,便是三一重能通榆零碳智造产业园。在产业园外,道路两侧的风机叶片正在装车,整装待发。从叶片生产线到风电主机生产线,这里的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

“年引进主机,年升级主机模块,对设备进行了智能化改造。产业园通过不断扩建,已具备同时生产风车主机及叶片的能力。”通榆三一风电装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行政经理陈永春对产业园的生产状态充满信心。

年,通榆正式引入第一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三一重能,主要生产叶片及风电主机。随后相继在10年间引入吉林徽商特种电缆、华纳环保科技等风电装备制造企业。

直至年,通榆县风电装备制造业正式迎来高峰,引入东方电气、远景能源主机、天能重工塔筒、水发达驰箱变、东方电气主机、凡瑞重工法兰、施必牢紧固件等几十家风电设备制造企业。

通榆县依托清洁能源的资源优势,打造清洁能源发电、风电装备制造业等多个产业集群,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为产业集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绿色”未来蓄能

在“风光”项目发展得如火如荼时,勤劳的通榆人又把发展目标投向了“生物质项目”。

通榆县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农作物秸秆年产量万吨左右,畜禽粪便年排放30余万吨,开发生物质能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吉林省风电、光伏清洁能源项目并网装机容量为.75万千瓦。而通榆县拥有清洁能源项目64个,清洁能源并网装机总容量达到万千瓦,占全省总容量28%。到“十四五”末,通榆县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将达到万千瓦以上。

从清洁能源开发指标上看,通榆已是名副其实的吉林省清洁能源开发第一大县;从科技创新实力上看,通榆已成为中国新能源科技创新实验基地。

做产业的“领跑者”,是通榆发展清洁能源的不变目标。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禀赋,包括三一重能在内,一户户能源配套企业相继落户,清洁能源产业逐渐成为通榆经济发展的闪耀之星。

“聚合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抓住新能源建设这个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奋力探索出一条通榆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之路。我县作为吉林省清洁能源开发的先驱者,始终积极贯彻吉林省‘一主六双’、白城市‘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注重加快释放新能源资源优势,助力吉林西部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这是通榆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出路所在、希望所在。”通榆县委书记、县长王海刚说。

用优势激活发展,用新能源产业引领全局,撑起低碳发展、绿色振兴的新未来,为通榆插上腾飞之翼。

今天,通榆“风”“光”无限;未来,通榆无限风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92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