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有我丨荔波县黎明关水族乡董

2023/10/10 来源:不详

我叫李军,是黔南州荔波县黎明关水族乡董亥村的驻村第一书记。

年3月,我积极奔赴脱贫攻坚一线,勇挑重担,以实际行动履行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驻村帮扶两年多来,我知难而进、脚踏实地、无私奉献。

李军入户走访,了解家庭情况登记家庭信息(右)董亥村耕地面积少,也没有成规模的种植业,扶贫工作从什么地方入手?我想先摸清情况,听听老百姓怎么说。驻村后,我为自己制定了“60天访遍所有常住农户”的工作目标,进村入户,调研村情民意。   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我走遍了董亥村6个村民小组。虽然鞋子磨坏了,脚磨起了泡,但我的心里踏实了。调查摸底让我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精准扶贫奠定了基础。走访结束后,我认真梳理,反复思考,拟定了长期的工作规划。   通过全面的调研摸底,我迅速融入到基层工作中。作为驻村干部要真情投入,只有实实在在为农民办实事,解难题,全心全意帮助他们,才能取得群众和村支两委的信任。

李军帮助解决村组饮水问题,与村民一起修建蓄水池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我以党支部为核心,充分发挥村党支部“领头雁”的作用,紧紧抓住村党组织建设,通过规范“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外出学习、开展大讨论等,干部和党员群众的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我走访调研,与群众一起干农活、摆家常、吃连心饭、召开院坝会等,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用实际行动拉近了与贫困群众的距离、增进了感情,让群众从“要我做”转变到“我要做”,为帮扶工作奠定了群众基础,打开了工作局面。

李军带领党员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遵义会址参观学习,增强党员党性

一天,蒙朝石大伯拉着我的手说:“寨子上现在用的水池是在20年前修建的,太小了,每年在干旱季节就会缺水。能不能帮修建一个大一点的水池,解决旱季停水的问题?”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帮大家解决困难,通过我的积极协调,争取到帮扶资金4.3万元,为寨子上新修建了蓄水池,组上51户农户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彻底解决了多年的季节性缺水问题,赢得了乡亲们的笑脸。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网格员、包保责任人,两年多来,我见证了董亥一草一木的变化,也目睹了农村的贫困和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也收获了群众的灿烂微笑。

李军与有厌学情绪的学生谈心交流进行思想开导我总是对自己说:“既然组织信任我,把我派到村里扶贫,村民又那么渴望我能为他们做点事,我就必须竭尽全力完成,这也是我的价值。能够参与到脱贫攻坚,是我一生的荣幸和自豪。”   现在,董亥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已顺利脱贫出列。我将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继续走前列、作表率,践行使命和担当,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张云开

编辑何涛

见习编辑周睿

编审杨仪王琳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62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