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县兴隆山镇农民金山和妻子李凤荣发展豆
2025/1/21 来源:不详小孩白癜风初期症状 https://m.39.net/pf/a_4595546.html「本文来源:吉报调查」粘豆包是东北美食的代表之一。裹着浓浓“东北味儿”的粘豆包,是那些离家在外东北人忘不掉的家乡味道,放不下的思乡情怀。正是因为这样,通榆县兴隆山镇农民金山和妻子李凤荣,瞄准这一商机和市场,通过发展豆包产业,实现了创业梦想,闯出了一片致富新天地。天寒地冻,朔风凛冽,又到了东北农村“猫冬”的时候,然而,兴隆山镇金豆包加工厂制作的手工粘豆包却迎来了销售旺季。在整洁干净的食品生产车间内,空气里弥漫着豆包的香味,李凤荣正和几个姐妹一块熟练地包着粘豆包。唠起这小豆包,她可是如数家珍。拿面,攥实,放上豆馅,转圈,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粘豆包就在巧妇手中包好了。李凤荣告诉记者,金豆包加工厂已经成立17年了,由最初的小作坊并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叫卖,到现在建厂扩大规模打开销路,这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灶里的柴火正旺,随着攥包、蒸煮、包装等工序,热气腾腾、黄亮亮的东北粘豆包也在一小时内新鲜出炉,让人见了垂涎欲滴。整个生产过程透着一股农民的朴实劲儿,金山十分看重产品的质量和信用,打着“实名制”的招牌对外销售。金豆包之所以受大家欢迎,是因为他们始终坚持传统手工制作。虽然现在规模扩大了,条件改善了,但使用大黄米、小筛子、木头柈子、大蒸锅的传统工艺和手工制作方式依旧不变。有了品牌优势,如今兴隆山金豆包已经远销到上海、成都、北京等地。手艺变成了效益,这不仅让金山为自己的品牌打开了销路,也带动了村里脱困户再就业。 金豆包加工厂现有员工8人,间接带动就业近百人,与宋彩虹、吴玉秋一样的其他脱贫户都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找到了防返贫与增收致富的途径,粘豆包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豆豆”。吉林日报社出品策划:姜忠孝作者:裴丽新 赵红龙编辑:吴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