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扶贫故事丨蒲德胜从门外汉到
2023/5/3 来源:不详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https://m-mip.39.net/czk/mipso_6410292.html00:19
6月8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鸿兴镇东风村村委会的时候,蒲德胜像往常一样带着随身携带的贫困户资料包进村走访入户,开始了一天繁忙有序的驻村扶贫工作。
年3月,白城市公安局驻村第一书记蒲德胜,第一次走出机关来到村里,算是一名农村工作的“门外汉”,经过驻村扶贫磨练,现在的他早已成为了扶贫工作的“行家里手”。
从“不适应”到“结感情”
刚到东风村时,对于既没有农村生活阅历,也没有接触过扶贫相关工作的蒲德胜来说倍感压力。到村以后,他发现一切和想象的不太一样,等待他的不仅有真实存在的贫困,还有群众的不信任。“我刚来东风村的时候,这里的村民是真的穷啊,每户贫困的原因也是千差万别,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才能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蒲德胜深知自己扶贫工作的经验不足,为了使自己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在积极请教村“两委”成员的同时,他经常深入到户,全面了解民情。
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扎根东风村,他累积入户走访余次,最远驱车2小时到多公里外的兴隆山聚宝屯慰问。“既然挑起了第一书记的担子,就要扑下身子沉下心,一家一户走,一家一户唠,才能了解真实情况。”蒲德胜说。他花了几个月时间,走遍了东风村3个自然屯户贫困家庭,按照“一户一档”“一户一卡”分类建档,对贫困户基本情况、家庭状况及时更新、实时掌握,几乎所有村民家中都留下他的身影,村里每条道路都留下他的脚印。
异地搬迁的村民住上了楼房,但吃菜成为一大难题,蒲德胜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事。去年4月,他带领村“两委”成员一起研究解决村民吃菜难问题,先后征求群众意见余份,组织会议5次,最终为村民规划了2.2万平方米菜园地。随后,他带领扶贫工作队为村民平地、沃土、围栏、铺管,方便村民种菜浇水,恢复了村民多年来养成的种菜习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点赞。
从“不理解”到“贴民心”
“刚来的头2个月,村民对我不了解,我上门做工作处处碰壁,只有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才能让老百姓知道我不是来‘镀金’的。”村民的不理解没有吓退蒲德胜,更没有浇灭他对扶贫工作的热情。
去年12月8日,一辆银白色小轿车驶入东风村牧业小区,车子沿着宽敞的水泥路稳稳地停在小区楼下。村民李某高兴地打开车门,连连赞叹:“终于可以把车开到家门口了!”“要想富,先修路。”这是破解东风村贫困难题的首要选择。蒲德胜积极向白城市公安局汇报并协调相关部门筹集资金余万元,修建了全长22公里鸿兴镇至八面乡的水泥公路,不但解决了东风村村民出行难的问题,还为沿途两个乡镇的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
“我们为农民增收想办法、找路子,让村有产业,家有收入,老百姓才能得到真实惠。”蒲德胜积极带领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研究推进产业扶持项目,一心为贫困户彻底摆脱贫困想办法出实招。由于东风村土地贫瘠,村民一直以来都是以粗放养殖业维持生活,针对老百姓养殖畜禽的具体困难,他向白城市公安局领导汇报,协调省、市扶贫相关部门划拨资金余万元建设牧业小区,目前,已建成养殖圈舍10栋、养羊0只的牧业小区,彻底解决了村民发展优势养殖业的难题。
从“不熟悉”到“自家人”
驻村以来,蒲德胜打扫环境卫生、捐赠图书衣物、看望留守儿童、送医送药上门……一项项民生问题的解决,赢得了良好口碑。那一声声招呼、一杯杯清茶,甚至一顿顿热情而执拗邀请的家常饭,彰显了当地村民发自内心的将蒲德胜当成了“自家人”。
去年10月,蒲德胜了解到村民刘某因病导致家庭贫困,他便隔三差五地去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