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县易地搬迁搬出幸福美好新生活
2022/10/13 来源:不详京东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4253-1.html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
广厦千万间,搬得幸福来。通榆县乌兰花镇陆家村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原则,持续开展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奋力写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经过住上楼可喜的变化,提起现在美好的生活,大家是滔滔不绝。在村民李大姐家,水电暖齐全,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电一应俱全,家里还安装了WIFI,房子内装饰的既温馨又舒适。
年2月,通榆县乌兰花镇陆家村被通榆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全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先行先试试点村。项目总投资万元,占地面积11.2万平方米,于年6月7日破土动工,10月末完工,12月末,户户村民全部喜迁新居。配套建设个车库、村综合服务中心、敬老院、设备用房以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在村“两委”和包保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陆家村易地扶贫安置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我们虽然住上楼房,但是我们依然有自己的菜园子,为了方便村民上楼后吃菜方便,村里还特意给每家每户分了50平方米的菜园子地,村民可以种自己喜欢吃的水果蔬菜。”通榆县乌兰花镇陆家村支部书记武凤友说。
“以前我们交通不方便,孩子去上学、医院要绕很远的路,搬到这里来以后,什么都有,还很方便,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幸福生活。”村民王大哥自豪地说。赵大哥以前总出外打工来增加家庭收入,每年种完地秋收才回来,如今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他和家人在村里的温室大棚一起干农活,温室大棚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的经济收入,也让有就业意愿的村民在家门口有活儿干、有钱挣。
自从易地搬迁后村民生活质量实现了大跨越。以前,陆家村砖瓦化率为51%,有近一半的村民居住的是泥土房。搬迁后,全部入住楼房,水、电、路、暖都得到了有效保障。所有入住新楼的村民享受免收50平方米取暖费的政策。村里将35平户型作为公寓房,无偿给无房的脱贫户和低保户。村民们从自家井水打水变成集中供水,有效保障了饮水安全。特别是以前一到冬季,心脑血管疾病、哮喘病等疾病频发,上楼后室内温度持续恒温,极大减少了各类疾病的发作,村民健康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治理再上台阶。在县乡两级的精心组织下,陆家村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构建“政府主导、乡村共建、群众互助”的运行模式,推进党建引领互助式养老服务。
年7月,陆家村联建的孝老餐厅和孝老乐园正式运营。孝老餐厅每天为两个村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一次早餐和一次午餐。孝老乐园设有棋牌室和文化活动室,每天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的目的,充分体现乡村自治和善治。在建成的孝老餐厅基础上,利用村南空地建设平方米“孝老田”,种植绿色蔬菜,全部供应孝老餐厅,让陆家村老人吃的健康、吃的放心。
年7月,陆家村爱心超市正式启动运行,制定了相关制度,截至目前,爱心超市累计积分分,兑换积分7.5万分,物品折合人民币约7.6万元。
陆家村抢抓国家、省易地搬迁政策机遇,积极主动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实施棚膜经济示范园区建设项目。项目位于延会家庭农场内,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万元,建设温室大棚7栋平、冷棚24栋平,其中:延会家庭农场投资万,自建冷棚21栋20平,已投入使用;年、年,陆家村分别争取资金.4万元和万元,建设温室大棚7栋平方米、冷棚3栋平方米。陆家村棚膜园区主要采取“资产租赁”模式,由陆家村租赁给延会家庭农场统一经营管理,家庭农场每年向村委会缴纳租金,租金用于开展村级小型公益事业建设。年园区总产值万元,温室大棚每栋11万元,冷棚每栋3万元,家庭农场雇佣长工12人,年平均工资2万元,临时雇工达0人次,有效解决搬迁区居民就业。
此外,陆家村将宅基地复垦水田公顷,以每年每公顷6元的价格承包给通榆县博元家庭农场,打造绿色有机水稻种植园区。陆家村每年集体经济收入增加63万元。博元家庭农场主打绿色有机水稻种植,年实现纯收益万元以上,带动农户15户。年注册了“粹白玉”商标,通过电商等渠道向中高端市场销售,对陆家村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
通榆县持续加大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力度,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通榆县通过打好务工就业、发展产业、自主创业“组合拳”,多渠道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投入大量的资金实施后续扶持产业项目建设,切实抓好产业和就业两个重点,努力增加群众收入,不断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