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两周年沿线各地旅游提

2025/4/1 来源:不详

今年12月3日,中老铁路迎来开通运营两周年。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数据,截至12月2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万人次,其中,国内段发送旅客万人次。

中老铁路客运列车疾驰在西双版纳州境内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中老铁路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的重要项目,于年12月3日建成通车,北起中国昆明,南抵老挝万象,全长公里。

开通运营两年来,中老铁路国内段沿线云南省昆明市、玉溪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4个州(市)积极抢抓利好机遇,以旅游城市建设为引擎,加快布局发展文旅产业,实现了黄金线路效应最大化和旅游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开通运营两年来,中老铁路全线每月旅客发送量,由开通初期的60多万人次增至目前的多万人次。

昆明越来越“国际范”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作为国内段起始站点城市的春城昆明,迎来了旅游快速发展期。

年,昆明上榜全国暑期热门旅行目的地前十城市榜单,排名第三位。据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年暑期,昆明市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60.30%,与年同期相比增长75.56%;旅游总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51.45%,与年同期相比增长34.65%。

今年4月13日,从昆明南站、万象站双向对开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昆明至万象间实现乘火车当日通达,让“早上昆明吃米线,傍晚万象喝咖啡”成为现实,昆明的“国际范”愈发显现。

7月25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全程运行时间从之前的10小时30分压缩至9小时26分,全程减少64分钟,中外游客再次拍手叫好。

今年以来,昆明文化和旅游市场快速恢复、蓬勃发展的态势有目共睹。5月,昆明上榜“十大旅游向往之城”,第四次荣获“中国美好生活城市”;6月,昆明上榜“避暑旅游优选地”;中秋国庆“双节”假期,昆明市共接待游客.75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1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5%。

花开不断四时春,避寒避暑两相宜。时下,冬日昆明暖阳高照,滇池之畔海鸥翩跹,每到周末,前往海埂大坝观鸥、喂鸥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

游客乘坐中老铁路客运列车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朱正摄

玉溪假日旅游持续升温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玉溪市凭借距离昆明市仅1小时左右车程的优势,迎来了休闲旅游、假日旅游、周末游快速发展的“高光时刻”。

抢抓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发展机遇,玉溪市牢牢抓住春节假期、“五一”假期、端午假期、中秋国庆“双节”假期黄金时段,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旅活动,通过提前宣传,塑造推广玉溪假日旅游品牌形象,提升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市“假日经济”持续升温。

据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今年春节假期,玉溪市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4%;“五一”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中秋国庆“双节”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95.93%。

今年1月至10月,玉溪市接待国内游客.77万人次,同比增长15.48%,实现旅游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24.86%;限额以上住宿单位营业额增速达37.1%;1月至9月(错月指标),全市8户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万元,同比增长.74%,排名全省第二位。

今年以来,玉溪市着力打造“休闲玉溪纯净之地”旅游IP,通过串联绿美山水、特色小镇、文化体验等众多旅游资源和特色旅游景点,推出“亲水之旅”“研学之旅”“红色之旅”“乡愁之旅”“美食之旅”5个主题精品旅游线路,持续擦亮“休闲旅游”品牌,全市文化旅游人均消费突破千元,全市文旅行业在格局重塑、产业重构中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在中老铁路的强有力支撑和赋能加持下,玉溪市正全力推动包括文旅产业在内的全市产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玉溪产业经济格局从“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从“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

普洱“铁路+旅游”蓬勃发展

两年来,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为普洱旅游城市建设带来了人气、财气、热气。

普洱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人文景观独特、历史底蕴深厚。自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普洱市瞄准生态化、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发展方向,紧抓生态优势,全力做强文旅产业。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普洱至昆明仅需2个多小时,普洱至西双版纳仅需40分钟,极大缩短了行程时间,为普洱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更好的交通条件,实现了“铁路+旅游”发展新模式。普洱在成为连接昆明—西双版纳乃至东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的同时,也推动了旅游城市的建设。

每逢节假日,中老铁路普洱段沿线火车站都会迎来客流高峰。今年以来,作为旅游热门“打卡地”的普洱,“左手咖啡右手茶”吸引着游人纷至沓来。

“五一”假期,普洱全市文旅活动紧扣“千年茶韵、一城咖香、绝版普洱、品味浪漫”主题展开,普洱中心城区咖啡之旅“山水童话”夜市、茶马古城“穿唐越宋”展演和墨江国际双胞胎节、孟连娜允神鱼节等文旅活动人气火爆,全市共接待游客.8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88亿元,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中秋国庆“双节”假期,普洱市进一步把握住景迈山申遗成功的重大机遇,全市共接待游客.90万人次、同比增长50.79%,实现旅游总收入16.75亿元、同比增长.54%。特别是拥有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景迈山的澜沧县和作为全市旅游城市建设主要承载地的思茅区,旅游实现“引爆式”增长,实现了申遗成功和铁路通车两大机遇的叠加效应。

西双版纳不断刷新客流高峰

自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作为黄金大通道上的“网红车站”,西双版纳站不断刷新客流高峰。

两年来,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的西双版纳站,成为中老铁路上最繁忙的客运站之一。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30日,西双版纳站已累计发送旅客万人次,旅客到达万人次。

旅游业是西双版纳州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结束了西双版纳不通火车的历史,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更是意义非凡。

两年来,西双版纳州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交通区位等叠加优势,加快推进以热带雨林为依托、以康养旅居为特色、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世界旅游名城建设,助推全州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统计数据显示,年,西双版纳州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2%;今年1月至9月,全州接待游客.33万人次,同比增长37.91%;实现旅游总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47.01%。

在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强看来,中老铁路不仅为构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黄金大通道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国际旅客列车开行后,满足了中老两国广大旅客跨境出行和出境旅游的需求,对推动两国旅游等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随着西双版纳州推出一系列冬春旅游优惠政策,到西双版纳温暖过冬的游客越来越多,预计春节前后,将迎来铁路客运和旅游客流高峰。本报记者孔垂炼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90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