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保障网脱贫不返贫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
2023/11/16 来源:不详北京有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31029/s1ima2m.html河北省康保县土城子镇朝阳互助幸福院里,一出地方戏正在上演。65岁的李德大爷坐在小广场的戏台前,看得津津有味,“自从住进幸福院,不愁吃、不愁穿,还有医生给咱定期体检,每天心情好,身体也越来越硬朗了!”李大爷的幸福生活,是我国兜底保障网愈加牢靠的一个缩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民政部门以完善制度机制、聚焦特殊群体、助力重点地区攻坚等政策“组合拳”,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数据显示,截至年,全国共有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占全部脱贫人口的19.6%,脱贫地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建起牢靠的兜底保障网“多亏了低保政策,帮我们家渡过难关。”年,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当铺地满族乡南平房村村民王贵军因病致贫,乡民政办获得信息后,第一时间入户核实情况,并按规定将王贵军一家三口纳入农村低保范围,每人每年享受元低保。稳定的保障措施帮助王贵军一家缓过劲儿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也是最后一道防线。”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说,民政部门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综合运用社会救助等保障措施,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努力做到“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完善政策,兜住民生底线。53岁的李冬梅是吉林省通榆县乌兰花镇太平村的低保脱贫户。从纳入低保,到收入增加实行“脱贫退出”,再到突发重病纳入低保兜底“支出核减”,救助政策让这个处于贫困边缘的家庭实现稳定脱贫。通榆县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主任张海英说,年以来,县民政局在落实落细低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的同时,坚持返贫致贫风险预警与动态帮扶一体推进。从全国看,民政部连续多年出台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具体措施,夯实兜底保障制度基础,确保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健全机制,精准施策。如今在内蒙古,来自财政厅、人社厅等21个部门的46类项数据,汇聚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数据共享平台上。通过数据共享,已累计核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4万人次,反馈核查数据.55万条,精准识别出因病、因灾等造成较大支出的对象,及时提供救助。“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困难群众监测预警机制,既可以做到早发现、早帮扶,也有助于有效防止返贫。”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民政部持续将政策、项目、资金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倾斜,筑牢兜底保障的坚固防线。”唐承沛介绍,中央财政安排的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连续多年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从年底开始,全国所有的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全部超过了国家扶贫标准,纳入兜底保障范围的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分类施策,让各类特殊困难群体生活有保障“感谢扶贫好政策,让我可以继续读书。”去年5月,山东省梁山县付庙村的孤儿小辉将一面“疾病无情民政有爱”的锦旗送到县民政局。小辉患有心脏主动脉瓣狭窄,去年4月病情加重,急需手术治疗。“父母去世,出嫁的姐姐家庭困难,手术费用从哪来?”县民政局及时施以援手,需要个人承担的4万元手术费用全部由“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救助。身体恢复健康后的小辉,考上了临沂职业学院继续学习。像小辉一样的特殊困难群体,是民政部门有效履行兜底责任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