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消失的老地名

2022/5/13 来源:不详

北京什么扁平疣医院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813050.html
上一期我们谈了大鸡籽儿,大东区南部一个消失了的老地名。今天我们来到大东区北部,找一找一个叫“开通”的老地方。“开通”位于大北边门外,我们往北出大北边门、过大北道口,再走过大北桥,东北大马路的北边就是开通。确切的讲,开通是指一条曾名为开通街的胡同,其走向与大北关街一致,属于大北关街在边门外的延长线(参见地图1)。过去,大北关街并没有如今这么宽阔,名字也不叫大北关街,而是叫大北街三段、四段。

地图1

接下来,我们再了解一下大北关街在大北边门外的延长线为什么叫开通?

在沈阳城的东北方向,历史上曾有一条道路,贯穿大北边门内外,其历史却比边门悠久得多,它就是得名于明代的铁岭道,是明代沈阳中卫通往铁岭卫的大道。

地图2

这条古老的铁岭道,在沈阳的近代化浪潮中发生了改变。

年,在修筑奉海铁路(今沈吉铁路南段)的同时,奉海铁路的位置和走向赐予了沈阳大北边门外发展的机遇。奉天市政公所于此规划、征地并兴建了依托于铁路的商用、居住区——奉海铁路奉天车站市场(简称奉海市场)。奉海市场西邻大北边门,与盛京边城以铁路和新开河相隔。

地图3中标示出了奉海市场的位置,可见所规划的奉海市场的范围(西北角)涵盖了古铁岭道的一部分路段,铁岭道被奉海市场截断了。

地图3

就这样,奉海市场建成后,大北边门外的干道不再是铁岭道了,而是要向东拐到中央大马路(今东北大马路)。

但大北边门外有一小段旧铁岭道,因为紧邻边门,商铺民房众多,便保留了下来。保留下来的这一小段铁岭道路段,在新规划的网格状街区中显得另类,斜向的走向与方正的网格略显格格不入。(参见地图4)

这些保留至今的方正的网格便是由今天的东北大马路、吉祥一~五路、如意一~五路,辽沈一、二、三街等等十字交叉而成。在当时它们都有其当时的名字,那条斜向的另类路段当时就叫开通街。

地图4奉海市场老街路名称

在奉张统治时期,整个奉海市场的道路中,除几条大马路外,如中央大马路、西南大马路、东南大马路等,都是计划用全国各省的地名来命名的。当时已规划的街路共涉及四个省,奉天、吉林、黑龙江、直隶。奉天作为奉海市场的所在地,首当其冲。最靠近边门的(也是相对最繁华的)路段便以奉天省的道、县来命名。

南北走向以“道”命名,命名为某路。东西走向的小路则分段以“县”名命名为某街。

当时奉天省分为三个道,洮昌道、辽沈道、东边道。

于是西数第一条南北走向的马路,就被命名为洮昌路(今洮昌街)。洮昌路周边的小路段,很多都是用洮昌道所辖县来命名。洮昌道以今吉林洮南和辽宁昌图之首字命名,其地理范围除昌图、康平两县之外基本都位于今吉林西南部与内蒙古交界地带,当时下辖梨树、辽源(即郑家屯、今双辽市)、通辽、怀德(今公主岭)、突泉(宝石镇所在县)、开通(今通榆)等地。

开通则有幸被命名为这条保留下来的斜向道路,开通街作为大北关街在边门外的延长线,城门脚下出市场的定律同样适用于这里,民国时早已商贾云集。

建国后的这里的居民里命名,沿用了民国时期使用过的少数县名,通过地名后缀序数词,如铁岭一里、辽中二里、彰武三里、法库四里等等。颇具地方特色。(见地图5)

而开通街两侧这里的居民里却没有这样命名,地图5中可见,开通街东南的下三角,被命名为“开通里”;而西北的上三角,则被命名为“吉祥市场里”。

地图5居民里

居民里的名字一般都是两个字,少数为三个字。“吉祥市场里”这样一个四字居民里名称,恰恰说明这里是一个市场。开通街上的马路市场叫作开通市场、开通农贸市场、开通菜市场,也叫吉祥市场,是今天吉祥农贸市场的前身。但“开通”二字的知名度当时远大于“吉祥”,有很多当地原住民甚至是只知开通、不闻吉祥。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郭颂就是正正宗宗的“开通”人,郭颂家住开通街西北侧的“吉祥市场里”26号院,“啊朗赫赫呢哪~啊朗赫赫呢哪~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这首脍炙人口的《乌苏里船歌》就是郭颂的代表作。

因开通街特殊的地理位置,“开通”二字一直是以一个商圈的身份挂在居民的嘴边。除作为市场本身的开通街外,开通商圈还延伸到旁边的洮昌路(今洮昌街)上。在大东区北部,“开通”远近闻名,除大北边门内、外的居民,甚至也有从其他地区慕名而来的。

地图6开通商圈的部分店铺

据《百年大东》一书中《我眼中的吉祥街》的作者徐国家回忆,开通街还有赵六修车铺、老叶家剃头棚、打井社等商家。

因为开通市场是这一地区商业最繁华的地段,所以人们后来便把大致东起辽沈二街、西到大北桥、北起联合路、南抵东北大马路,也就是今天称吉祥的大部分地区,统称开通。

年5月,开通街上的马路市场,被搬迁到吉祥四路的塑料大棚中,正式命名为吉祥市场。年,开通街的北口原开通副食商店一带盖起一座吉祥商场,北口被堵,“开通”变“不通”,开通商圈渐被取代。

非常不解的是年沈阳市在街路地名整顿规范过程中,将老“开通街”命名为“吉东巷”,大概是因为“开通街”位于“吉祥市场里”东侧的缘故。笔者觉得,直接使用名气甚大的旧名,命名为“开通巷”,难道不是一个最理想的选择么?

年的街路地名整顿后,使用了几十年的老居民里被撤销,“开通里”没有了,“吉东巷”的新名,标志着“开通”二字作为正式地名的消失。

笔者幼时没有在开通地区生活过,仅仅是多次乘坐11路公交车途经此地,所以很多细节无法体会。只记得大北道口的北运河大北桥曾经是并列两座。还有记不清具体是哪年了,11路公交车行至此处,为避免与火车相撞,公交司机使出浑身解数,一个90度急转,避免了一场悲剧。

“开通里”临东北大马路的门市很多,大北桥头更是商贩聚集之地,车摊众多。清晰地记得年末,笔者来大北桥看西洋景,那时候使用录音设备叫卖还不流行,有一个买桔子的小伙子,循环播放着“买吧!老甜了!买吧!”的叫卖声令人耳目一新。

图7东北大马路北老开通里临街门市旧影

进入21世纪,大东区一度重点打造吉祥商圈,将洮昌街改为吉祥步行街,吉祥商圈彻底取代了曾经的开通商圈,“洮昌街”的街牌虽在,但人们早就用“吉祥街”一名来称呼它了。尽管“吉祥街”的名字叫响了,但吉祥商业步行街始终给人不够上档次的感觉。

必须感谢图7的拍摄者,为开通里临街门市留下来最后的影像。在年这张照片拍摄不久后,老开通里的平房拆迁了,开通里和新开河东岸的其他居民里一起,改建成了锦联·左岸楼盘。从此,无论是作为地名还是实物载体,“开通”彻底地消失了。

作为开通商圈的继承者的吉祥步行街和吉祥市场,也发生着改变。吉祥农贸市场退路进厅,步行街如今又恢复了机动车通行。

总之,不论吉祥商业圈如何变化,还能提起“开通”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吉祥”反倒名气越来越大。特别是东北大马路以南地区还被命名为“如意”,更彰显了吉祥作为正统地名的地位。

但开通之名依旧挂在原住民的嘴边,如今偶尔在公共汽车上能听到打电话、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2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