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敢担当
2022/10/20 来源:不详吉林省通榆县位于吉蒙(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科尔沁草原中部。农行通榆县支行新一届党委高度重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全行上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三农”业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巩固提升乡村振兴县域领军银行地位。截至年末,农行通榆县支行各项存款余额达23.99亿元,较年末净增7.75亿元,占全县七家金融机构三年净增存款的24.2%;各项贷款余额达26.28亿元,较年末净增12.74亿元,占全县七家金融机构三年净增贷款的%。贷存比%,较年末提升31个百分点,贷存比全县金融机构排名第一。
近年来,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农行吉林通榆县支行积极主动担负起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用温度担当践行社会责任,全力支农支小支微支特色,着力做实做细做好普惠金融,在践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奋进,筑梦前行。在机构发展、管理优化、服务提升、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年以来,农行吉林通榆县支行连续三年获得通榆县政府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度第一名”殊荣。这是通榆县政府对该行在年以来金融扶贫工作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给予充分肯定。
围绕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做大做强涉农贷款规模
农行通榆支行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式,助推三农信贷业务加速发展,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做到突出服务创优、突出特色支农、突出结构调整、突出产品创新,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增速。到年末,农行吉林通榆县支行涉农贷款三年增速达%。
重点支持“特优、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
围绕县域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大力支持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科技型和创新型农业。大力支持农户发展当地政府鼓励、符合市场需求、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推进农业基地化、标准化、品牌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通榆县兴隆山镇粘豆包绿色食品产业就是该行扶持的项目之一。
粘豆包是东北的传统美食,而且随着人们为饮食健康的崇尚更使这一绿色食品倍受欢迎。但豆包制作的繁琐工序往往让城市人和小户数人口‘望豆包兴叹’。有眼光的兴隆山镇农民看好这个行情,先下手为强,加工制作起了东北纯绿色食品粘豆包。该行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利用“惠农e贷”、个人助业贷款等信贷资金,助力兴隆山镇粘豆包产业增产增收,支持这一绿色产业快速发展。截至到年末,累计投放兴隆山镇粘豆包产业贷款笔、金额万元。在农行吉林通榆县支行的帮扶下,兴隆山镇粘豆包产业不断成长壮大,从当初几家到现在的几十家,从当初在当地销售到现在远销至东北三省、北京、天津等地。兴隆山镇目前有豆包作坊几十家,冬季每家都能生产一万多箱,去掉成本也能挣个十多万块钱。如今,加工制作粘豆包已经成了兴隆山镇农民农闲增收的一个新产业。
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辐射带头作用。
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投放。注重提供服务品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客户开展精细化金融服务。主动对接资金需求,依托“农易贷”“吉农牧贷”“吉牧e贷”等产品优势,加大资金投放,大力支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同时,结合目标客户生产经营特点,做好全流程金融服务,把农户贷款与存款、结算、理财、咨询等金融服务紧密结合,对种植、养殖户生产经营各环节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全方位、高层次、一体化金融服务。
杨忠文是通榆县向海乡红牛养殖大户,他看准了红牛养殖前景,准备扩大红牛养殖规模,但苦于资金不足,扩大红牛养殖规模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年3月,农行通榆支行包户客户经理王贵春在入村走访调查时了解这个情况后,立即对杨忠文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摸底,在确认符合贷款条件的情况下向杨忠文投放红牛养殖贷款19万元。杨忠文用这19万元又买了8头带犊母牛,目前,这8头母牛已经产犊24个,除去饲料、人工、贷款利息等费用,纯利润达30万元。
“多亏了咱农行,及时帮我解决了难题,有了咱农行的帮助,我养牛更有干劲,也更有底气了。”前来还贷款的杨忠文感慨地说。
这只是农行通榆支行金融支持种养殖大户的一个缩影,向杨忠文这样受到帮扶的种养殖大户还有很多。年以来,农行通榆支行累计发放新型农业主体贷款户、金额2.11亿元。
加强风险控制,确保三农业务稳步发展。
随着贷款需求和业务规模扩大带来的经营压力,农行通榆支行强化风险控制,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做到流程不简化、不缩水,过程从严从实,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加强业务培训,定期集中客户经理学习惠农卡及农户贷款等相关规章制度办法、操作规程,提高客户经理业务素质业务技能,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更好服务农户,实现三农业务发展壮大,稳步推进。
全力推进“金穗惠农通”工程升级建设,打通农村最后一公里。
农行通榆支行高度重视“金穗惠农通”工程升级建设,全力打造“金穗惠农通”工程品牌,着力推进提质扩户发展进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截至年末,共布放升级版智能POS机具台,实现个行政村全覆盖。“金穗惠农通”工程升级建设工作全省县支行排名前列。
构建品牌体系。以惠农卡为载体,以电子渠道为平台,以流动金融服务为补充,以实现行政村金融服务全覆盖为己任,加快惠农卡客户足不出村、方便快捷的基础性金融服务建设为目标,积极构建“金穗惠农通”工程的品牌服务体系。
聚焦驱动发展。将网络集群优势与电子银行产品高度融合,集覆盖、多元、智能为一体,切实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惠农通网点遍布全县22个乡镇场,有效服务全县13.5万新农合客户,11.2万新农保客户。不断增强“惠农通”的社会美誉度,大幅提升县域“三农”社会责任、经济建设的整体效能。
落实信贷政策多渠道为小微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近年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农行通榆县支行能够认真落实国务院、人民银行、总省行新出台的疫情期间政策制度,通过开辟绿色通道、推广创新信贷产品、降低融资成本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辖内企业复工复产,切实做好疫情期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年以来,共支持小微企业65户,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0.6亿元。
科技赋能,打造“品牌”效应。农行通榆支行以数字化转型为主线,坚持“线下业务做量、线上业务扩户”“批量做优”与“个体做优”相结合,着力提升小微金融服务线上化、链条化、智能化水平,积极构建数字化品牌优势。打好产品推广“组合拳”,大力推广“微捷贷”“纳税e贷”“抵押e贷”等线上产品。打开线上获客“新渠道”。充分挖掘数据源,加强与税务局、科技局及中小企局等职能部门的合作,不断扩大“朋友圈”,实现数据的共享及应用,推出有针对性的场景金融服务方案,批量获取小微企业目标客户50余户。推进营销服务“专业化”,突出公私联动,普惠、个贷、三农和网金条线协同发力,在场景获客、链式营销、头部攻坚等方面一体推进、综合施策,进一步满足客户金融需求和服务体验。
纾危解困,践行“大行”担当。农行通榆支行坚决扛起为企业纾困解难、推动复工复产的责任和担当,多措并举、靶向发力,打好战“疫”组合拳,帮扶小微企业共克时艰。助力“战役”,加大信贷支持,主动加强相关企业服务对接,实行防疫重点支持客户名单制管理。实施差异化支持政策,严格落实“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要求,做到应贷尽贷、应续尽续、应延尽延。克服疫情影响,扎实推进“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工作,以“纳税e贷”“抵押e贷”等产品为抓手,依托掌银、网银,简化审批流程和手续,为20余户小微企业投放信贷资金1.9亿元,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机制引领,增强“答卷”意识。农行通榆支行以强化全员“真做”小微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为切入点,夯实主体责任、完善动力机制、激活内生动力,引导全员从政治和战略高度完成好小微金融服务这道“必答题”。聚焦“关键少数”,压实主体责任,把普惠金融业务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普惠金融联系工作小组,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过程控制,把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落到实处。突出“战略重点”,倾斜政策资源。把支持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放在优先位置,落实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优惠政策,进一步强化人、财、物保障。牢固树立“业绩为王”的考核导向,将小微金融业务纳入全行综合绩效及主管部门领导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落实尽职免责机制,消除信贷人员的“惧贷”心理,为基层安心做小微撑起“保护伞”。
入驻“信易贷”平台,全力服务中小微企业。农行通榆支行积极与县软环境办公室沟通合作,充分利用新一代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到年12月末,利用新一代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发放贷款6笔,金额9.15亿元。全县金融机构占比65%,排名第一位。
落实“四个不摘”政策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帮扶
为认真贯彻落实“四个不摘”政策,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行通榆支行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在服务“三农”中努力做到“三个必须”,即党组织必须牵头做,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做,党员必须领头做。用心、用情、用力把“三农”业务做出特色、做出成效,彰显责任与担当。
按照“四个不摘”工作要求,成立了由行长为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党员和三农客户经理组成“乡村振兴党员先锋队”,由支行党委书记、行长高洪亮亲自带队深入乡村振兴包保村——新华镇新农村开展调研,与村党支部、村两委干部共同召开乡村振兴专题会议,针对新农村已脱贫人口现状、脱贫成效等情况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积极为已脱贫人口致富想办法、谋出路。
为了更详细地掌握新农村脱贫现状,找准发展路径,党员先锋队对全村农户家庭及生产经营情况进行逐户排查摸底,有针对性的提出脱贫不返贫办法。
精准确定扶贫对象。主动对接政府,摸清辖内已脱贫人口的基本信息,积极参与政府开展的已脱贫人口信用评级、授信工作,按已脱贫人口的具体情况,逐户确定帮扶对象和帮扶目标,实施分类帮扶。精准选择帮扶项目。根据已脱贫人口的生产能力、所处区域的产业发展特点等,找准已脱贫人口的致富项目或产业,通过建立政府增信机制,撬动信贷资金放大投入,有效打通融资门槛,破解已脱贫人口“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对已脱贫人口加大“惠农e贷”“吉农牧贷”“扶贫小额贷”投放力度,并在贷款额度、利率、期限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按照当地政府产业扶贫,合作社入股分红等政策,帮助已脱贫人口走“公司+合作社+养殖大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结合已脱贫人口意愿,投放养羊、养牛、养驴、养鸡等项目专项资金,以牧业产业化格局的建立带动已脱贫人口脱贫致富。
年以来,农行通榆支行累计投放扶贫贷款12.6亿元,其中扶贫小额贷款万元,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农业银行立足“三农”、服务“三农”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得到了广大农户和社会各界的一致称赞。
农行通榆支行党委书记、行长高洪亮说,农行通榆县支行将持续创新举措,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和企业担当,为繁荣通榆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农行力量。(记者王天武通讯员徐立新张胜利)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