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有全市最权威的心血管病专
2022/7/12 来源:不详北京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60310/4784642.html
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疾病发生率约占心脑血管疾病人数的三成以上,起病快,令人猝不及防,若抢救不及时,致死、致残率极高。
白城市最权威心血管病专家,医院心内科主任关爱民教授长期医院,自今年3月份以来,成功抢救心脑血管疾病危重患者余例,被誉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守护神”。
为什么秋冬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呢?关爱民教授说:“心血管疾病,比如说高血压、冠心病这类疾病本身冬季就容易发生,秋冬季节由于气温变化血管收缩,导致血管阻力增加,所以秋冬季的血压要比正常时候或者是夏季要高,高血压是形成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如果血压控制不好,就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初期的90分钟救治时间十分宝贵,但在传统的救治模式下,由于缺少有效技术手段,院前与院内没有有效衔接,通常患者从发病到入院,先做各项检查、会诊,再实施抢救,这整个过程是要费很多时间的,很多患者往往是错过了抢救黄金时间,在等待中失去生命。若能得到及时有效抢救,绝大部分是可以挽救成功的。之所以有这么多患者抢救成功,一是确诊快而准,二是给药及时。医院能备有‘尿激酶’药物的实属不多,是因为有这个药才能及时溶栓,及时救了患者的命。”关爱民教授说。
心血管科对医生的业务水平要求格外高,就拿比较常见的治疗心衰的强心药,多一分可能副作用过大而引起中毒,而少一分则又可能疗效不够而耽误治疗,稍一疏忽就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所以,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心血管疾病的抢救和治疗成功率往往不高,但关爱民教授抢救治疗患者成功率却非常高。业务精,是许多同事对关爱民工作水平和能力的评价,而他对自己说得更多的却是“要精益求精,要一丝不苟,要如履薄冰”。他常常告诫身边同事:做临床一定要认真细心,医生多一分责任心,多一些坚持和努力,病人就会多一分希望。
关爱民成功抢救危重患者实例
(一)
家住团结乡团结村的徐孝良因严重心衰、肾衰、肺衰竭多病症,于年3月29日收治入院的,经过20多天精心治疗,病情明显好转,生活基本自理。
“医院转过来的,来的时候全身浮肿,喘气都费劲,马上就要不行了,我们是慕名来到这里的,没想到我儿子在这儿得救了!这20多天,关爱民教授给治的对症,没黑天带白天的来病房照看,是他救了我儿子的命啊!”徐孝良的母亲因为儿子捡回了一条命喜极而泣。
(二)
年4月9日,星期四,关爱民教授刚刚下班到食堂吃饭,急诊科就打来电话,说是通榆县边昭镇西敖久来了一女性患者,已经昏迷不醒。关爱民教授立即放下刚到嘴边的饭碗,边给相关医护人员打电话,边一溜小跑来到门诊急诊楼,立即组织施救患者。经检查,患者被确诊为突发性脑溢血。之后,关爱民教授和医护人员精心治疗,患者病情得到快速控制。4月21日这天,患者已经清醒,肢体感觉恢复。患者叫陈桂英,护理她的老伴丛付说:“幸亏关爱民教授,确诊快,治疗对症,我寻思老伴活不了了呢,谁成想才12天就清醒了,过两天就出院了,我回家可得好好伺候,让我老伴儿快点站起来!”
(三)
今年70岁的许桂芹家住开通镇永丰村,4月14日因风湿性心脏病病情加重入院,来时口唇青紫、呼吸困难,关爱民教授接诊后快速研判患者病情,立即给予治疗。经7天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许桂芹说:“有病的人心焦啊,医院服务态度不好,医院服务真是好啊,关爱民教授医术高,一天来病房看我两三次,还认真嘱咐住院医生护士护理我,要不我能好这么快!”
(四)
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中风后遗症患者,也是个老病号,医院都就过诊,这次又因出现严重的症状而医院治疗,关爱民教授通过检查发现该患者病情较重,为医院治疗,然而患者家属却对关爱民教授说:“我们商量了,一致决定不到外面去了,医院我们也去过不少了,我们发现无论是诊断结论、治疗方案还是治疗效果,你医院一样,而且听说您还特别认真负责,医院的服务态度还好,在您这里我们很放心很舒心,对您的为人、医术我们完全信得过,以后不管病情怎么发展,我们都相信您已尽力!”一番话,让关爱民教授感动,他和同事说,医者仁心是架在医患之间的桥梁,只有大爱,才能顶住压力,承受委屈,化解矛盾,赢得病人的理解和信任。
(五)
5月27日,他命悬一线;6月1日,他康复出院。是什么力量让他从死神魔爪中逃脱?
6月1日下午,经过近6天治疗,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姜军康复出院了,他精气神很足,这真是一个出人预料的奇迹!这个奇迹发医院!
年5月27日清早,人们都沐浴在和煦的春风中享受着安逸。然而,死神却将魔爪伸向51岁的姜军。
持续的剧烈胃痛使姜军身体逾渐虚弱,几近昏迷。恐惧感袭向家属,立即决定驱车医院实施抢救。
医院服务热线电话打通,“我们马上做准备全力救治,你们路上注意安全!”医院工作人员说。
瞻榆——通榆,45公里路程,似乎那么遥远,家属心急如焚,医护人员严阵以待。
8时50分,患医院门诊楼,他大汗淋漓、已神志不清,处于濒死状态、情况危急。普外、泌尿及肛肠科主任王壮教授迅速接诊,要求患者立行消化彩超和心电;
9时11分,电诊科主任汪玉璟做出诊断:患者大面积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并非胃病。立即与神经及心血管科主任关爱民教授会诊,做出抢救决定。
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
在关爱民教授和冯平总护士长组织下,抢救小组立即投入战斗。
关爱民教授指导用药,冯平总护士长指导吸氧,章承祥、汪玉璟忙碌到药房取药,患者服下拜阿司匹林、静脉滴注尿激酶溶栓......
抢救过程紧张有序,内外科主任、护士长齐上阵,医护人员密切观测心电监护和患者状态......
10时20分,抢救历经一个多小时,患者病情逐渐平稳,生命体征趋于正常。
“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这位患者来院的时候,病情危重,应尽快实施抢救,所以我们当即决定先抢救,后收费,医院对急症患者的救治政策。生命攸关,医院和医生都责无旁贷。感谢各位同仁的配合,是你们夜以继日、不辞辛劳地奋斗,每年挽救了数以百计急症患者的生命!这也医院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张瑞红院长说。
(六)
八旬老人患心梗专家救治脱险情
今年八十高龄的谢清泉老人家住通榆县果树林场,正在子女的陪伴下安享幸福晚年,但万万没想到,病魔正将魔爪伸向他,几近夺走了他的性命。
八月中旬的一个凌晨,急剧的腹痛将老人从梦中扰醒,因长期患有胃、十二指肠疾病,老人误以为是老毛病又犯了,并没太在意。
老人持续的疼痛让孝顺的儿女们放不下心来,于是带医院进行检查,诉说既往病史后,医生给老人行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无大碍,遵从医嘱回家服药治疗。一天天过去,老人疼痛不减。一周后的8月21日下午17时,老人突然意识模糊并呈大汗淋漓状态。
老人的儿女们意识到了情况危急,亲属的一个建议让他们当即做出选择,医院有技术权威的白城市专家团在坐诊,马上去那里抢救父亲的生命。
刚刚查房完毕回到办公室的内科主任关爱民教授正要整理一天的工作日志,为在院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给出院患者拨打回访电话。
走廊里急促的脚步声和嘈杂的求助声让关爱民教授又快速走出办公室查看究竟,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作风,一旦有危重患者来院救治,他们都会快速联诊,做出最佳救治方案,无一人推脱,不误一分一秒。
作为白城市心血管疾病最权威的专家,关爱民教授对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顽固性心衰及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与团队的伙伴们立即投入到抢救老人中来。
俗话说“命不该绝总有救”,但没有技术高超和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快速出诊施救,重患生死也许就在一瞬间。时间在一分一秒、一时一刻中过去,谢清泉老人床头的心电监护仪各项指标显示逐步向好,老人转危为安,老人的子女们脸上漏出了欣喜的笑容。
(七)
用精湛医术为“老慢支”再造生命
10月19日,医院住院20多天的通榆县开通镇团结街患者刘维琴康复出院了,她医院医护人员们的精心治疗下,用二十几天的经历颠破了“73、84,阎王不请自己去”这个从封建时代传下来的“理儿”,从死神手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孝顺子女的身边。
今年73岁的刘维琴患慢性支气管炎已有30多年,她始终靠药物抵挡着病痛,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逐年加重,最怕的就是秋冬季节的来临。然而,折磨她已久的老病偏偏在今年早早登上门来,九月中旬就开始纠缠她,咳、痰、喘,憋、闷、堵,令人彻夜难眠的“老慢支”折磨得刘维琴老人欲生不得、欲死不能,服药10余天症状未减反而咳痰加重,全身出现浮肿。
孝顺的子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要马上送母亲住院治疗,否则母亲生命危在旦夕!然而,73岁的刘维琴由于严重的肺病伴有心脏病,稍稍一动就会昏厥,如何就地就近尽快就医迫在眉睫!
一条消息传来,医院有临床经验丰富的白城市专家团队在坐诊,专家们用精湛的医术把数位濒死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于是刘维琴的子女决定送母亲到医院接受治疗。久经折磨、极为刚强的刘维琴也实在抗不住这次病情,于是顺从了子女的意愿。
刘维琴入院后,经专家会诊确定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由于患者年龄大、病程长、病情重,病情极易恶化,命悬一线。医院立即给予吸氧、抗感染、强心、利尿等积极治疗,但患者还是出现了重度乏氧、发绀、低血钾、意识障碍等症状,医学上称这是肺性脑病,一旦病情发展到这一阶段,生存的可能性就几乎等于零,子女在悲痛之中为老人准备了后事。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就决不会放弃对患者的抢救,关爱民教授立即会同有关专家,调整对刘维琴的治疗方案,一场与死神的殊死搏斗在病房展开。吸氧、纠正酸碱平衡失调、补钾、持续给予醒脑合剂治疗......十几天过去,刘维琴的病情日渐好转,她从死神的魔爪中挣脱了出来,她的子女舒展了愁眉;关爱民教授以抢救危重于水火之中为乐,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有人会问,关爱民教授医院坐诊以来,救活濒死患者无数例,凭的是什么?底气来自哪里?答案很简单,凭的是他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技、几十年的丰富临床经验。
听,这是关爱民教授在耐心叮嘱刘维琴,出院后要如何保养身体,享受健康生活,享受天伦之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