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央

2022/10/5 来源:不详

北京有那家医院治白癜风 http://www.bdfyy999.com/

阳春三月,草木把早春的信息传递,两会把人民的心声凝聚,世界瞩目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力。

年成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起点。让农村强、农民富、乡村美,是全社会的共识,也是增强农牧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源泉。在《政府工作报告》令人振奋的信息里,在大会发言聚焦的重点上,在代表委员们深入的交谈中,在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的会场内,在媒体报道的字里行间,高效节水灌溉、农村饮水安全、乡村水生态改善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刚性“内需”,成为两会热词。

农业强不强,农民富不富,农村美不美,水至关重要!诗意乡村水为媒,民富宜居天地宽。

灌溉润物细无声农业发展沐春风

“乡亲们当时那么盼水啊!”全国政协委员、松辽委副总工李和跃动情地说,吉林省通榆县天宝村过去没有灌溉设施,碰上气象灾害多发年份几乎是绝收。可喜的是,通过“节水增粮”行动,采用膜下滴灌后,大旱之年也能达到丰产,亩产比过去多了约两倍。“不仅脱贫,而且直接致富了。去农户家调研时,他们发自内心地感谢党和政府。”李和跃还原着当时的动人场景。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增高标准农田万亩以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万亩。”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字字珠玉、掷地有声,水成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领衔主演”。

农业节水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的方向性、战略性大事,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农科院副院长马忠明直言:“水资源紧缺是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的永恒主题,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才是出路,必须坚持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农业的大发展需要稳产和增收,而实现产业升级,才是把“穷旮旯”变身“金窝窝”的关键。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水规总院副院长李原园表示:“农业需要精准、个性化的种植管理,要逐步建设现代化的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向智能灌溉、智慧农业转变,以水利现代化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提质达标建设任重而道远。“灌溉工程建设应有整体概念,‘最后一公里’渠道是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相对薄弱的环节。”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陈彩虹建议强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长效机制,落实管护主体,让小农水成为农业发展的牢固保障。

水利给力,兴农可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农业强国是水滋润出来的。年,刘小权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第一年就提出了有关乡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建议,“引起了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随后水利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

逐步完善大中小微并举、蓄引提排结合、管理现代高效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夯实乡村振兴的水利根基……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把广大农民对水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一条条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这些意见建议承载着一份份责任,更承载着一份份促进共同富裕的厚望。

农村饮水户户通美好生活驻心中

“现在家家户户都喝上干净的水了,解决了我们一个大难题,乡亲们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我们打心眼儿里感恩党和政府!”来自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全国政协委员马邦河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广大农村地区缘何大面积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从年国家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以来,全国累计解决了5.2亿农村居民和多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水质达标率连年提高,农村供水的质量和管理显著改善。”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曹金萍给出了答案。

在今年全国两会首次开通的“代表通道”中,农村饮水安全成为社会高度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19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