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白山松水我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纪

2022/8/15 来源:不详

安图县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援建资金,在80个贫困村建立了日间照料站,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

省残联文艺小分队开展送文艺进基层活动。

吉林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赴通榆县开展精准康复服务活动。

实施产业扶持项目,促进贫困残疾人增收。

实施贫困残疾人食用菌种植项目。

扶贫基地的残疾人正在进行榛子筛选。

吉林是一片充满希望的沃土,坚持不懈的“脱贫攻坚战”,让广大残疾人沐浴着改革发展的春风,他们幸福满满;这里又是一个充满温暖的大家庭,生活在白山松水的残疾人享受着全社会的关爱,他们笑容灿烂!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庄重承诺,在全国上下吹响脱贫攻坚号角后,深深敲击了我省残联干部和全省残疾人的心坎。

决不让一名残疾人掉队!我省各级残联组织,一鼓作气、决战决胜,吉林大地响鼓劲催、旌旗如画,残疾人的生活变化喜人。

——全省建档立卡残疾人从年初的10.14万人减少到年5月底的人,全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即将全面完成。

——年以来,全省残联组织积极争取余万元,通过改院、改厨、改厕、改门、改地面等方式,为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

——年以来,省级财政累计为各地下拨农村贫困残疾人产业扶持资金多万元,各地残联结合当地农村产业特点开展帮扶工作,累计帮助3.5万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现了自主生产增收。

……

使命,在奋进中彰显担当;号角,在攻坚时嘹亮响彻。白山松水间,一幕幕残疾人脱贫攻坚的励志故事不断上演,催人奋进。

担起责任完善政策

更有底气了

8月的吉林,雨润微凉。走进蛟河市漂河镇横道子村肢体残疾人王金山的家,看到的是幸福的笑脸。

“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此时的王金山笑得合不拢嘴。的确,在以前,对他们来说,一家人没劳力、没技术、没资金,日子是艰难的。后来王金山一家在扶贫政策支持下,通过棚膜种植实现了脱贫摘帽。脱贫后的王金山,依然享受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保险,彻底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市里还给我送来化肥,帮我巩固脱贫成果,感谢党的好政策!”王金山的干劲更足了。

政策保障,让残疾人脱贫有盼头。

为了给残疾人争“口袋”,延边州残联想“金点”、出“实招”、下“苦心”。年以来,延边州残联抢抓延边州与宁波市两地党委、政府对口扶贫协作深度融合的有利时机,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积极与宁波驻延帮扶工作队、宁波市残联对接,谋划17个扶残助残项目,深化合作交流。近年来,延边州残联还出台《延边州关于打赢残疾人脱贫攻坚战暨推进残疾人脱贫东西部扶贫协作三年行动(年—年)的实施方案》《关于在全州农村实施贫困残疾人日间照料站项目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打赢残疾人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政策保障。

好政策托起好日子,这样的事例可不止一二,更彰显了我省各级残联组织攻坚的信心和脱贫的决心。

“由于身体障碍、劳动能力受限、受教育程度较低等原因,贫困残疾人,特别是农村贫困残疾人已成为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的特殊困难人群。必须确保对这些‘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人群的政策支持力度,摘帽不摘政策,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省残联相关负责同志如是说。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省残联党组、理事会主动担当作为,层层传导工作压力、打牢工作基础、压实工作责任,建立起助力残疾人脱贫攻坚的长效工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吉林省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年)》,下发了《吉林省残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吉林省残联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吉林省残联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及落实措施》《吉林省残联系统残疾人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吉林省残联年巩固脱贫成效保障残疾人稳定脱贫工作计划》等政策和文件,并在残疾人康复服务、电商扶贫、产业扶持、无障碍改造、技能培训、就业扶贫等方面制定配套推进措施20余项。

产业扶持培训技术

更有干劲了

“再过一段时间,两头仔猪就能出栏了,加上这亩地里的红辣椒,今年怎么也能挣个万把块钱。”在大安市的长进村,村民李永德正在自家的小院里盘算着经济账。

李永德一家三口都身有残疾,是长进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多年来一直靠着政府补贴度日。在脱贫攻坚工作的精准帮扶下,现在老李家不仅建起了猪舍、搞起了养殖,还经营起了“庭院经济”,生活完全变了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年来,我省各级残联组织坚持提高残疾人技能,加大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力度,组织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产业扶持项目,助力残疾人脱贫取得实效,从脱贫攻坚的受益者变成主动致富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各级残联组织纷纷结合农村残疾人实际和本地产业布局特点,以种养殖为重点,积极推进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在培训中,坚持线上线下联通、室内课堂和现场教学结合,传统产业和新兴业态互融方式开展,不断增强残疾人就业本领、激发残疾人就业活力、坚定残疾人就业信心,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在“不离土,不离乡,不离家”的情况下,免费学到先进实用的技术。

近年来,农安县残联围绕残疾人创业就业和脱贫增收的需求,结合县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实际,委托社会培训机构,对全县有各类培训需求的残疾人,开展了种植业、养殖业、手工制作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3年来,累计投入资金万元,培训余人,达到了“培训一人,受益一家,带动一片”的理想效果。

据悉,从年开始,省残联制定实施了《吉林省农村贫困残疾人产业扶持项目实施方案(-年)》,明确提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建档立卡残疾人进行扶持。年以来,每年省级财政安排转移支付资金专门用于开展贫困残疾人产业扶持项目,省级财政累计下拨农村贫困残疾人产业扶持资金多万元,各地残联结合实际开展帮扶工作,共帮助3.5万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现了自主生产增收,占全省建档立卡残疾人总数的30%。

网络创业全省联动

路子更广了

瞄准重点难点,网聚攻坚力量。一直以来,省残联不断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寻找残疾人工作与网络经济的结合点。

年底开始,省残联和中国联通吉林分公司在通信服务、产品提供、资源共享、助残项目实施等领域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施信息助残脱贫。合作开发了“同梦、同行、同心”智慧助残三同卡,帮助贫困残疾人享受专属关爱政策,现已办理13万余张三同卡,累计为全省残疾人节省通信费用超过万元,开辟了我省信息助残脱贫新领域。

年年底以来,省残联有针对性的推进残疾人网络创业和网络扶贫工作,培育建立了省级残疾人网络创业孵化基地,征集了全省各级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全省残联系统包保的贫困村所生产的7大类、余种产品入驻省残疾人网络创业孵化基地并在产品展示区分类展示,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进行展销。5月17日,在全国助残日期间,邀请知名网红为吉林省残疾人企业生产的扶贫产品带货直播,受到广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13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