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国亮小村里的编外扶贫人

2022/10/11 来源:不详

北京较好的湿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jdsb/210412/8839605.html

三十出头就成了庄稼院里的行家里手——蝉联两届“粮王”。本是普通群众却主动承担起脱贫攻坚工作——帮富、带富、帮扶贫困户、村屯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样样不落。本可以过好自己日子就算了,他则操起百家心——主动帮扶村民脱贫致富。群众称他是“热心人”,村干部叫他编外“扶贫人”,他就是吉林省通榆县鸿兴镇前程村村民包国亮。

见到包国亮,他正在自家大棚指导村民利用营养钵培育西瓜苗。

“包国亮家整西瓜我们来打点零工,还能学点技术,一举两得的好事。人家地种的可好了,人家苞米扣膜技术好,我们没啥事还探讨探讨呢。”村民沈香香一边育苗一边跟记者说。现在,只要提起包国亮,村民肯定要捎带上两句他的膜下滴灌玉米种植技术,也正是这个本领让包国亮每年都有20多万的纯收入。年、年连续两年膜下滴灌玉米种植垧产3万斤以上,获得全县玉米种植大赛一等奖,被誉为“粮王”,并获得奖金5万元。

致富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前些年,由于通榆县降水量严重不足,春旱秋吊是常有的事,种地根本不打粮。直到年,吉林省政府在通榆县实施了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包国亮成了村里膜下滴灌技术的第一批受益人。“没有井只能靠天吃饭,一年到头入不敷出。现在共产党给我们打的井,还有配套,一分钱不要,我就是用上这个膜下滴灌苞米才3万多斤的,才发家致富的。”

公顷产3万多斤,这让很多村民心服口也服。可种了半辈子地的村民海英泽咋也搞不懂,咋就比不过尕娃子呢?“原来我不服气,我种地年头比他岁数都大,咋就比不过小尕娃子呢?今年籽儿和肥都是小包给联系买的,我俩垄挨垄,一样投资,一样挨累,人家三万多斤,我两万都费劲,今年就跟人家好好学学吧。”不难看出,海英泽服了。

富了的包国亮没有忘记邻里乡亲,他主动帮助购买种、肥,指导村民利用膜下滴灌种植高产玉米,无偿帮助没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户种田。今年71岁的建档立卡户尤占林体弱多病,右手残疾。家里仅有的2公顷耕地一直是包国亮免费给打理。尤占林说:“要不是小包,我上哪有一年一万多的收入。”

包国亮常说:“是党的好政策让我先富起来了,我就应该先富带后富。虽然我不是脱贫攻坚工作人员,但我也应该尽点微薄之力,早日与村民一道奔小康。”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包国亮还经常利自家铲车无偿帮助村民整理房前屋后土地、粪堆、柴草垛,免费为老弱病残户机械收割庄稼,主动参与村里村屯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通榆县鸿兴镇党委副书记兼前程村支部书记孙海廷告诉记者:虽然包国亮不是扶贫工作队人员,但是因为他经常帮助村民、村里做事,村里已经把他当作一名编外“扶贫人”,村里有活忙不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记者王天武通讯员李桂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20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